234,换粮食可以,李建有条件-《战国大权臣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齐王田建并不是一个明君。
    如果是在一个大一统王朝,喜欢放权给大臣,每天只会饮酒享乐的田建无疑会得到史书上的好评。
    说不定还能捞到一个什么“齐仁宗”之类的称号。
    但在战国时代,田建的优点反而成为了缺点。
    诸侯国之间相互激烈竞争,你死我活的厮杀。
    这种情况下,对领导人的要求是非常高的。
    秦国能最终胜出,除去商鞅变法对国力的提升,    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秦王嬴稷和秦始皇嬴政两位不世出的明君。
    而田建?差得太远。
    赵国重臣们对田建的评价同样也很低,这从蔺相如的话里就能听得出来。
    李建打了一个响指。
    “如果大家都没意见的话,那就让我们来商量一下,怎么好好的和后胜沟通沟通吧。”
    看着面前的邯郸城,马车中的后胜摸着胡须,良久不语。
    进入邯郸城,后胜表情更是越发凝重。
    这几年,后胜没少往邯郸跑。
    后胜能感觉到,邯郸城正在变得越来越繁华,热闹。
    后胜明白这是为什么。
    赵国国土越来越大,人口越来越多,就会有更多的人来到邯郸,让这座城池变得更加的繁华。
    看着街边的人群,听着一墙之隔集市里传出来的叫卖声,后胜感受到一种活力。
    年轻而美好,犹如朝阳般冉冉升起的活力。
    这样的活力,今时今日已经很难在临淄城之中见到了。
    后胜抿了抿嘴唇,轻哼了一声。
    “暴发户罢了。”
    和齐国比底蕴?
    别说是赵国,就连秦国楚国这些,那都是臭弟弟。
    也就只有出自召公一脉,刚刚灭亡不久的燕国,还配和齐国谈底蕴这两个字。
    大齐,就算暂时遇到一些困难,也一定会崛起。
    这是定律!
    后胜振作起来,带着淡淡的骄傲,    入驻到赵国安排的馆驿之中,    等待着会见。
    这一等就是五天。
    后胜急了,忍不住对着前来拜访的虞信抱怨。
    “虞卿啊,定国君和文信君哪去了?我要和他们见面!”
    虞信满脸笑容,语气和蔼。
    “还请后兄稍安勿躁,两位相国这段时间都很忙,虞某已经转告过他们了,相信两位相国会在得空后第一时间接见后兄的。”
    后胜觉得虞信这番话压根就是在放屁,应该是意有所指。
    后胜露出笑容,肥胖的右手一翻,把一个极为精致的小盒子放在了虞信掌心。
    “虞卿啊,一点小小心意,不成敬意。”
    虞信故作吃惊,佯装客气的推辞一番。
    “哎呀呀,后兄这怎么使得?”
    虞信当然不可能推过后胜,只能一脸为难的收下。
    看着虞信离去,后胜哼了一声,面露不屑。
    “想不到这虞信被称为赵国名士,竟然也是个不收礼不办事的家伙,    之前倒真是看错他了!”
    后胜按下心思,    耐心等待。
    又过五天。
    这下子,    后胜是真忍不住了。
    他干脆直接来到虞信府上。
    虞信一脸尴尬的接见了后胜。
    “哎呀呀,    后兄啊,实在是不巧,两位相国最近真的很忙啊。”
    “虞某虽然尽力为你美言,但虞某也无从左右两位相国的决定啊。”
    后胜胖脸上的肉都要挤成一团,怒气简直要从脸上溢出来了。
    “虞卿,你这就不对了。齐赵之间乃是同盟,我身为大齐使者却如此被慢待,难道赵国一定要坐等我们大齐和秦国结盟,才愿意醒悟吗?”
    后胜这一番疾言厉色的话,似乎说动了虞信。
    虞信沉吟片刻,又召来心腹耳语了一番,这才对着后胜道:
    “既然后兄如此坚持,定国君今日正在郎中卫队大营之中视察军队训练,我等就去那边寻他吧。”
    后胜闻言,顿时转怒为喜。
    “如此最好不过。”
    后胜可不想再继续等下去,齐王都已经派人来临淄催了两次。
    齐王可不是一个有耐心的主。
    从后胜出发到现在,大半个月的时间过去了,齐国内部的粮食危机越发明显。
    齐国最北方的辽西郡,已经下了第一场雪。
    在临淄正式入冬前,齐国必须获得至少五十万石以上的粮食,才能保证这个冬天安然渡过。
    时间紧迫。
    后胜和虞信一起坐车,来到郎中卫队大营。
    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