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孙臣心里终究放心不下。”弘治皇帝道。 太皇太后摇摇头:“也罢,既来了,就别急着回去,先泡个澡,吃点东西,好好在此歇一歇。” “……” 弘治皇帝虚惊一场。 可确实太累了。 两个多时辰,哪怕是坐在了步撵上,摇摇晃晃,头也晕。 于是去了乾宁宫,跑了个澡,吃了点东西,就坐在这乾宁宫的书房里,这里很舒服,可弘治皇帝心里又开始惦记着紫禁城:“萧伴伴。” “奴婢在。” 弘治皇帝道:“不妨,你去一趟,将今日的奏疏送来,朕还是御览看看。” “遵旨。” 萧敬心里说,咱这一把老骨头诶。 这奏疏,到了半夜才送来。 弘治皇帝在这亮堂的书房里看着,张皇后蹑手蹑脚进来,见他认真,不敢打扰。 便轻轻的站在弘治皇帝身后,轻轻为他揉着肩。 弘治皇帝抬头,看着她。 张皇后面带嫣红,竟是露出了女儿家才有的娇羞之态:“皇上,这儿,确实是修身养性的好地方,太皇太后住的舒服,一些旧病,竟也不见了。臣妾也觉得……极好。陛下这些年,身子一直不好,得养一养,歇一歇,不妨,在此都住一些时日?” 这…… 弘治皇帝有些犹豫,这里……确实很舒服。 若再让他回到紫禁城那地方,他还真不习惯。 最重要的是,太皇太后在这儿,总不能请她老人家回去吧,自己孑身一人在紫禁城,心里放不下啊。 弘治皇帝颔首道:“那就住一些日子。” 张皇后继续为弘治皇帝揉肩:“这便好了,权当,养一养身体,那些个国家大事,就暂时交给内阁去吧。” “这可不成。”弘治皇帝板着脸,一字一句道:“历来国君为政者,万万不可疏忽怠慢,一日失政,便如千里之堤毁于蚁穴,今日失政一日,明日再失政一日,那么这天下百姓而何?” 见张皇后还想说什么。 弘治皇帝又板着脸:“文武之道,布在方策。其人存,则其政举;其人亡,则其政息。人道敏政,地道敏树。夫政也者,蒲卢也。故为政在人,取人以身,修身以道,修道以仁。是以上梁不正下梁歪,为人君者,若是怠政,臣子们就会效仿,天下大乱,也就不远了。” 张皇后觉得头痛。 她骤然想起,当初她嫁给还是太子的弘治皇帝,成为太子妃的时候,那一日,还是洞房花烛之夜,那时弘治皇帝还年轻,却也是这个样子,板着脸,和自己说了一夜的为君之道,还从头到尾,背诵了《论语》给自己听。 那时候,年轻的弘治皇帝,也是这般的样子。 “……”张皇后抿抿嘴,嫣然笑了,显然,现在的她,很擅长对付自己的丈夫:“陛下说的有理,既如此,臣妾就不多言了。” ………… 次日清早,弘治皇帝依旧批阅奏疏,可随即,他提着笔杆子,却有心事。 他在犹豫。 奏疏的票拟里,有几件事没有弄清楚,他倒想派人去内阁问一问,可问题在于,路途有些远哪。 自己回去? 似乎不好! 太累了! 而且这里很舒服。 派人去问? 又怕讲不清楚,到时让人白跑。 “要不……”弘治皇帝淡淡道:“召内阁三位学士来此,朕有事要问。” 萧敬躬身:“遵旨。”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