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十三章 曹操召见-《从零开始的三国生活》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
                
    第(1/3)页
    返回刘皇叔住处,已经是黎明初至,趁着夜色尚在,刘明义敲响了后院的大门,开门的还是那个老汉,他诧异的看了一眼刘明义身后的女子,但最终什么也没说将两人全都让进院中。
    顺利完成任务,刘明义让云英等候在后院中,他独自一人来到正堂,一夜未眠的刘备正等在那里。
    “事情怎么样?”
    一见刘明义归来,刘备一下子站了起来,虽然是一夜未眠,但他的脸上竟丝毫看不出疲惫。
    刘明义并不搭话,他从怀中掏出小盒子,并亲手打开取出里面的两张布帛,赫然便是书有血字的“衣带诏”与记载着参与起事的花名册。
    “刘兄弟,真是辛苦你了。”
    一看刘明义手中之物,刘备一下子激动的走上前来双手接过,然后他又一把拉住刘明义的双手,紧紧的握住不放。
    “幸不负主公所托。”
    直到这时刘明义才开口说道。
    “好,好!天赐明义与备,真乃备之幸也。”
    刘备说完一展花名册,仔细对看,却见册中最后两字正是他亲笔所写“刘备”二字,自此刘备再无怀疑。
    “不知主公打算怎么处理这二物?”
    刘明义开口问道,刘备看了一眼刘明义,又看了看手中二物,略一沉思说道,“将此二物一把火炬之,则再无明证。”
    “不可!”
    刘明义其实一路上早就思索过这个问题,他故意问刘备便是为了作个引子,“主公,花名册虽然可毁,但'衣带诏'不可毁啊!”
    “为何?”
    刘备不解问道,既然这两件事物都对他不利,按照常人所想自然是越早毁掉越好。
    “'衣带诏'之后可留有大用!”
    刘明义解释道,他没有明说,因为刘皇叔乃当世人杰,有些事情只要点到即可。
    事实上确实如此,听到刘明义的建议,刘备恍然大悟,他一拍大腿呵呵一笑说道,“幸有贤弟,否则备必误大事矣。”
    刘明义双手一辑,表示此乃小事,不足挂齿,但他谦虚的态度却让刘备更是欣赏。
    “明义啊,我观你年岁也不小了,可有取字?”
    “取字?取什么字?”
    刘明义愣了一下,他仔细回忆但不记得刘备在他临走时有交代过去取什么东西呀。
    “呵呵!”
    一看刘明义一脸茫然的样子,刘备一声轻笑,“也对,你自幼离散父母,又多得村人照料,恐怕从没进行过冠礼,这样吧,我替你冠以表字如何?”
    刘明义完全不懂刘备说的是什么意思,但他点了点头表示愿意让刘备替他表字。
    “嗯,明义……”
    刘备背手仰天走了几步,忽的转身对着刘明义一笑,“莫不如取得福二字如何?”
    “德芙?”
    牛奶香浓,丝般润滑,一股甜味仿佛在口中弥漫,咽了口唾沫,刘明义刚才差点就留下了口水。
    第(1/3)页